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20 18:14:00

纳米技术是继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之后,又一深刻影响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技术。纳米技术注重对介观量级分子结构的分析和操纵,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可实现对单个或数个生物活性分子的探测、修饰、输运和传导等,从而完成对生理病理现象的精确观察或调控。

纳米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2月,以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与器件研究为核心,构建重大疾病诊治用功能纳米平台,研究具有精密表微观结构的纳米功能/智能材料的可控制备、纳米生物材料的表面分子设计、修饰及其与生物分子及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纳米控释给药系统、纳米分子影像探针、等离激元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器件与分子组学、纳米材料和生物医用与组织工程材料研究等纳米生物医学前沿方向。

中心拥有先进的研究设备、一流的研究团队和医工交叉的研究环境,与欧洲杯压住平台附属医院及国内外的学者紧密合作,并积极开展成果转化,主要研究方向有:

1、创新生物检测技术

2、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3、基因与免疫治疗

4、分子影像探针

5、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

6、微流控芯片与创新生物检测系统

代表性研究成果

Ø  生物磁性微球及分子诊断应用

实现高磁性物质含量、粒径均一的亚微米尺度磁性微球制备,并已成功实现技术转化,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分子诊断、血液筛查及下一代分子测序等领域。该项技术已在影响我国及国际公共卫生的多个新发突发病毒性传染病的防疫战争中获得应用,亦是我国唯一连续四次被WHO推荐用于抗击全球埃博拉、塞卡、MERS以及新冠疫情的官方采购产品。

Ø  基于纳米组装编码微球的悬浮芯片技术

发展了新型多指标检测平台技术——基于纳米荧光编码技术的悬浮芯片多指标检测系统,并分别以核酸和蛋白为待测靶标分子实现多指标检测的验证。该技术可控制备单反应300重以上的编码微球,在此基础上联合多重扩增方法,成功实现多重肿瘤标志物,多重呼吸道病毒、多重细胞因子等联检。目前成果已实现产业化,基于该成果开发的首批检测设备及试剂已完成临床实验,将在临床得到应用推广。

Ø  前哨淋巴结拉曼显影剂

新型缝隙增强拉曼探针,具有信号强、对比度高、光热稳定性好、组织穿透深、多模态成像、生物安全性好、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可实现比普通拉曼探针的拉曼增强性能提高3个数量级以上,从而实现比荧光成像的穿透深度提高1-2个数量级。精确定位前哨淋巴结,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手术,提高手术精确性,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Ø  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平台

小型化、高通量、单分子基因分析平台,实现便携、低成本、易操作、单分子灵敏度的快速精准定量分析,在肿瘤精准医疗、细菌抗药性检测、传染疾病控制、食品安全及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进一步拓展在单细胞分析(干细胞分化,细菌耐药性,癌症病理及治疗方法)和靶向测序样本制备上的应用。

代表性图片

中心主任:古宏晨

联系人:徐宏

联系电话:021-62933743

电子邮箱:xuhong@sjtu.edu.cn

中心网址:/Web/Show/356